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珍珍薯片和丽丽薯片,以及珍珍薯片是哪个国家的品牌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我国熊猫有多受欢迎?苏格兰为它放弃独立,园区因太过火爆关门!
你见过这么调皮的国宝吗,拎着水桶就往里拖,被水溅到了眼睛还知道揉一揉,这嚣张的模样,别提小日子过的有多舒服了。
这位行为嚣张的熊猫就是几年前出国的如意,俄罗斯人民在看到它之后,立马就把它捧上了天,待遇甚至比其他俄罗斯国宝还要好。
那我国大熊猫在国外到底有多受欢迎呢?
2019年4月29日,3岁的丁丁和如意就被送到了莫斯科,俄罗斯人民瞬间就被这两憨货给萌翻了,先不说他两日常吃的竹子都是从四川空运过来的,就连它俩过生日,俄罗斯人民都是按照我国的习俗来的,就是为了给它们营造一种家的感觉。
北京动物园里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在户外活动
还有它们俩的生日蛋糕,都是量身定制的,布满了各种水果,另外,熊猫的房间每天也都会有人打扫,园子里还会给他们提供玩具啥的,小日子别提过的有多开心了,在这种情况下,丁丁和如意一年就长胖了20公斤,如意更是入乡随俗,变得跟战斗民族一样,十分的嚣张。
相比起俄罗斯,日本对待大熊猫的态度也不差,甚至还有人为此通宵排队看熊猫!
为了看熊猫,日本人通宵熬夜排队,每人观看的时间不能超过10,秒,我国大熊猫在国外到底有多受欢迎?
1972年,日本上野就迎来了我国熊猫康康和兰兰,为了能够看到这两只熊猫,在动物园开园的前一晚就有人开始通宵排队了,开业当天更是万人交巷,后来这个画面还在樱桃小丸子里被重现,2011年的时候,日本再次迎来了我国两只大熊猫珍珍和丽丽,这次日本人采用了抽签的方式,每天限定2000人看熊猫,并且每个人观看的时长不能超过10秒,可以说极为苛刻了。
到了12年,这两只熊猫顺利产子,可惜的是,小熊猫六天后就夭折了,愤怒的日本人民无法接受,要求园长向中国道歉,还有之前在日本的香香回国,结果日本人民痛苦,都很舍不得它们。
不过日本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熊猫的,曾经日本政府对熊猫兴兴进行了取精手术,结果导致它死在了手术台上,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残忍的。
英国和苏格兰之间一直都有矛盾,2014年苏格兰就闹过独立,结果英国表示,要独立可以,熊猫是我们借的,得放在英国境内来,听完这话,苏格兰立刻就乖了。
除了这几家以外,荷兰对我国大熊猫那更是只能用奢华两个字形容!
荷兰曾经为了得到大熊猫,从2000年开始,苦苦哀求了我国15年,直到2015年才获得了武雯和星雅两只熊猫,满足了心愿的荷兰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热情,全市区街道都挂上了熊猫旗,甚至还有人在直播采访的时候cos熊猫出镜,不仅如此,荷兰还花了700万欧元专门打造了一座占地9000多平的熊猫公馆,都是按照我国宫殿设计的,两只熊猫还拥有自己的荷兰护照,简直不要太舒服。
看到荷兰这么努力,卡塔尔也不甘落下,他们为熊猫打造了一个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的皇宫,每年还向我国支付了每只700万人民币的租金,吃的喝的也都是从我国空运过去的,并且为了能够租到大熊猫,他们还拿出了核原料来进行交换,老多不得不感慨熊猫为我国做出的伟大贡献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国家都能租到可爱的大熊猫的,就比如印度,在没借到大熊猫以后,他们居然把大象鳄鱼全部染成熊猫色,假装自己有熊猫,简直不要太滑稽。
不过我国也不是故意不借的,印度那边生存环境实在不适合熊猫,而且他们连蜥蜴那种事都做得出,谁知道会不会有别的想法呢。
最后,老多想问大家,你们认为熊猫该不该借给印度呢?
10大口味最“奇怪”的零食,人气高销量好,无聊时必备
每次一写零食就兴奋,实在憋着太多的零食种类想与大家分享,并且每次都是“10大”,因为没有个十款八款实在不够尽奋,而今天的主题是10大口味“奇怪”的零食,先从近年来风靡全球的“咸蛋黄”风开始介绍,且看下图。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第1款:珍珍咸蛋黄薯片
咸蛋黄真是一股奇怪的“季候风”了无声息的形成,势不可挡的直吹全球,一时间很多零食都开始推出咸蛋黄味,咸蛋黄雪糕、饼干、蛋糕,还有这款咸蛋共薯片。这款的味道有别于其它牌子,它的咸蛋黄味是来自它的“摇摇粉”吃之前撕开倒入去,拧紧袋口摇几下,粉粉就会均匀的沾上每块薯片,味道咸香酥脆又“奇怪”又好吃。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第2款:卡乐B细蓉云吞面味薯片
云吞面本身已经清澹得不容易让人记住味道,做成薯片的味道能有多特出?话说这款小汐自己还没试过,真相有待下回分解,或者哪位走在零食的流行前线的网友试过可以留言分享一下。顺便一说,它家还有深井烧鹅味薯片哦。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第3款:星空棒棒糖
这款糖果的存在应该全靠颜值撑着,吃过的网友有没有觉得它的味道就是苦甜苦甜的?明明味道难吃到让人怀疑人生,偏偏因为长得好看而成为各大男生送女朋友的必选零食。而且,它不止味道不好,还挺贵的。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第4款:芫茜百力滋
这个小汐之前已经有分享过了,但作为百力滋家口味奇怪的一员,必须再给网友种草或拔草一下,喜欢芫茜的应该会感激它的味道够浓郁,不喜欢的嘛……见到它的时候千万误会是抹茶味就没事了。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第5款:韩国紫薯零食
口感有点像栗子加紫薯,有点湿润软糯跟真的紫薯没太大差别,甜味不是很是明显,可以说恰度好处,如果喜欢吃紫薯的话应该也会喜欢这款吧。这款味道其实不奇怪,但分享它是因为它的样子太会说谎,长得真的紫薯太相似了。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第6款:白巧克力味曼陀思
果汁味的曼陀思吃得多,这款白巧克力味比较少见,外面是像牛奶糖的味道,但内里却是白巧克力味,不算太甜,总感觉味道有点像KitKat白巧克力,挺特别的。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第7款:透明可口可乐
喝的时候闭上你双眼,然后味道就与普通可乐无异了。(哈~)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第8款:钢珠可乐、薄荷糖
现在很多蛋糕上偶尔都会放点钢珠糖在上面作为装饰,但是,其实小汐自己并不喜欢这种糖,总感觉它表面那一层银色的东西很“化学”的感觉。而且论味道也没什么特别,它的卖点应该只是伪金属的外形而已。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第9款:杯装棉花糖
把棉花糖装进杯子里,能满足随时想吃棉花糖的欲望。不管味道有没有惊喜,但这样的创意还是挺有童心的。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第10款:工作狂人缤果球
第一层是水果粉末,中间包裹坚果碎和曲奇。味道香甜酥脆,有柠檬、抹茶和草莓口味,把曲奇做成一粒粒的形状看起来萌萌哒很讨喜。总的来说味道其实还不错。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的外形同味道有点颠覆了对传统曲奇的认知,总是觉得有点怪怪的。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还有很多很多口味“奇怪”的零食还没与大家分享,所以,这一集未完、待续……
(我是小汐,一个爱美食的上班一族)以上分享的“10大口味最“奇怪”的零食,人气高销量好,无聊时必备!”纯粹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哦。希望你会喜欢本文,更希望你能点击关注我,或者点赞、收藏、分享以作鼓励。大家若好吃的零食推荐,欢迎你在下方的评论区中留言,你的每个留言小汐都会一一回复。感谢你的阅读。
中国零食简史,追忆那些童年的记忆
所有的九零后都成年了。身处九零年代的院办和同代人一样,是需要早早找到合适育发液的一代,也是在朋友圈养着四个野男人和青蛙儿子的朋克养生一代,同时还是父母口中“年纪轻轻就没牙”的一代。
后来院办慢慢成长接触了很多同岁的朋友,发现大家也都早早跟牙医扯上了命运般的关联。而二十出头就换牙补牙种牙的开端,和有点屁钱就去买零食的成长经历绝对息息相关。
而那些五颜六色花枝招展的零食肯定不止一次充当你的童年味觉,它们把你的童年当做仓库,甚至还藏着无数颗你的乳牙。
· 国产零食兴起阶段·
自院办有记忆起的零食排在第一的是谜一样的宝塔糖,这种打蛔虫的药物本不是零食,只是样子可爱味道很甜的宝塔糖是院办每年到了发糖的时候都会期待的事情。
宝塔糖在当时是每个小朋友的宝物
而除了宝塔糖之外最记忆犹新的就是一毛钱两个的泡泡糖了—— 一个大的透明塑料罐子里装着红红绿绿的泡泡糖。有一毛钱一个的,也有一毛钱两个的,它们的区别在于口感和吹出来的泡能有多大。
但对那时还没学会用泡泡糖吹泡的院办来说,味道和口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简陋的包装里那张无法预知图桉的贴纸。
贴纸是用透明的塑料膜上印着相反的图桉,贴上去用指甲刮几下就粘住了。操作简单的泡泡糖贴纸是幼年时期廉价的纹身贴。院办和同桌阿狗经常在手臂上贴很多泡泡糖贴纸,在心里暗示自己就是很野的社会青年。
泡泡糖贴纸,院办年代的贴纸没那么丑,网络图片只能找到这样的
大大泡泡糖在当时是连广告都很好看的泡泡糖巨头
《数码宝贝》在中国热播的那几年,泡泡糖里边几乎都是杰尼龟巴达兽,那会儿还没半个门高的院办还总爱跟阿狗比谁伸手能贴到最高,没几个月下来大姨家的木门下半都是泡泡糖贴纸,挨打的还是院办。
那时零食市场还没那么多进口零食,几毛钱零食的味道和它的价格几乎都成正比。而足球巧克力就是其中之一,足球巧克力就是记忆中的廉价巧克力味道,它们的共有成分也大多是代可可脂。只是它被铝锡纸般亮红或亮绿色裹成的球型,总是让弹玻璃珠子长大的一代莫名心动。
足球巧克力的简陋包装丝毫不影响它的人气
除了足球巧克力,金币巧克力在当时也很热门。金币巧克力可能是继承传统喜事金色、金钱的迷信优点,所以现在还经常见到,尤其是过年的时候。
那时候不舍得吃的院长总是把金币巧克力放到口袋里然后化掉
但提到巧克力,不能不提麦丽素。深受武侠剧古装剧影响长大的一代,对麦丽素总是一种救命丹药的印象。虽然在还没有经济条件吃上正宗的时候,吃的些代可可脂麦丽素。但也不影响麦丽素作为巧克力界绝对的中二领袖。
麦丽素中间脆脆的不知道是啥反正很好吃
中华丹也是同样有救命丹药般戏精操作的小零食,这种陈皮丹也是圆圆小小颗的仙丹模样,对于爱把棉被披身上演古装剧的小学生来说,这可是开戏的重要道具。
小学鸡吃中华丹经常上演“你别死我有解药”的弱智戏码
星球杯——这个贯穿陪着院办长大现在还在吃的零食,在打扫卫生发现那些扫不进垃圾铲子的塑料小勺子的时候,院办就知道这个荔枝大小的巧克力饼干球已经风靡全校了。要是跟小学买几个星球杯揣怀里就很开心的对比起来,现在买得起一整桶星球杯的院办已经发家致富了。
小的星球杯一个星期能吃一桶 大的星球杯一顿能吃两个
麦乳精是当时不可多得的走访礼品,也是难得的零食。经常趁着爸妈不在家用勺子掏两勺干吃,跟奶粉一样,一般都冲水喝,但味道可比奶粉甜多了。
强化牌麦乳精现在还有卖但是已经变味了
同样干吃比冲饮好喝的还有酸梅粉,酸梅粉可不是什么礼品级的宝贝了。这两毛钱一包的小零食,吃上一小勺就挺解馋,还有些不知什么心态的小朋友爱用吸管吃,呛得跟鼻炎过敏似的。
神龟酸梅粉很小一包 撕开太大力的时候会撒没了
每一包酸梅粉会附上一个彩色的小勺子,但不知道哪一年开始出现了一些不一样的小勺子,武器把柄之类的酸梅粉勺子深得阿狗这类对战斗热血十足的小男生喜欢。他们还经常为了收集这些勺子去买根本不会吃酸梅粉。
酸梅粉的异形勺子,仔细看其实一些边角塑料片还没裁干净
糖果作为零食种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发展下来,也研发出了各种样式。光是泡泡糖就能玩很多花样,除了附贴纸的泡泡糖,还有装大玻璃罐子里出售的西瓜泡泡糖,带果冻的泡泡糖,大大泡泡糖....
那时以味道做基础的糖果也有很多了:汽水糖、薄荷糖、玉米糖、美乐清凉奶糖等等。但猪油糖就不一样了,这个光是名字听起来就很油腻的糖,实际上嚼劲在线,吃起来会停不下来。
猪油糖油到连装的罐子都是油,是糖果界的油腻中年男子了
包装纸都是油的猪油糖,能撕下来不粘上糖果的概率很小。所以吃的时候把包装纸能撕完整的感觉能爽上一天。这么看来,强迫症不是随网络热浪出现的,是小时候吃猪油糖就已经潜伏生成了。
1959发售至今的大白兔奶糖也是家喻户晓的奶类糖果,过年过节也常用大白兔礼尚往来。大白兔奶糖近年还推出过真·大白兔奶糖。
巨型大白兔奶糖其实也就是一大罐子里装着小白兔
除了大白兔,喔喔奶糖在那时也很火,回忆一下这句广告语:好吃就说喔,喔喔奶糖!脑海里是不是还有周渝民的影子?
喔喔奶糖2004年的广告 这种声效还颇有在家看电视的感觉
糖果商们为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还开发了许多造型新奇吃起来十分骚气的糖果,比如:
现在嘴唇涂一圈再舔掉的口红糖
可以戴在手上的砖戒糖
长得像石头的彩色石头糖
能吹口哨的口哨糖
5+2软糖是建立在可乐软糖等食物造型软糖的集成品。这种外形圆润颜色鲜艳的软糖深受小女生喜欢,而5+2就是一包能买到几个造型的软糖。
但对于直男心态的院办而言,这种口感不好还黏牙的软糖跟不实用的橡皮擦没什么区别。
5+2套餐里有:可乐汉堡花菜牛扒
除了外形变化,糖果商还在某些感官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创新,比如结合了刺激运动甜味爽度存在的跳跳糖,让野猴子们欲罢不能。就是吃多了嘴巴被弹得不是很舒服。
跳跳糖在国外刚上市的时候还有胃部被炸出血的谣言
在院办看来,1956年在美国被发明、1975年上市的跳跳糖肯定是零食发明界浓厚的一点。他们还出了本书——《跳跳糖:美国革命性糖果的幕后故事》。去蹦迪的时候怀里揣两包试试看,没准会有新的体验。
造型骚气的纸伞蛋糕就真的是童年了。味道怎么样是不记得了,记得的只有那把伞,活像个小巧精致脆弱的软妹。
纸伞蛋糕上面纸伞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挡尘吗
米棍——这种持有爆米花原理的膨化食品在那时候也出现了。米棍一根能有小学生手臂那么长,酥脆口感,入口即融,吃多有点黏牙。米棍最好的一点就是太长了可以吃很久,也可以大方地分给狗友,但其实就是大米和色素的味道。
30-50cm长的米棍有时候还是猴孩子们的武器
而那时同样是膨化食品的还有满地可和浪味仙,但院办几乎没听过这两个。问吃过的院办满地可是什么样的味道,她却说已经是15年前吃的了记不住了。浪味仙这个从台湾过来的膨化食品是旺旺集团早期推出的休闲食品,是院长那代爱吃的。但是比它食物本身更有意思的是,浪味仙的英文名叫Lonely God 。
发现浪味仙的英文名是Lonely God的时候在网上还起了阵热浪
可能小时候吃太多膨化食品,现在才会那么膨胀。
辣条开端的零食发展阶段
院办九年义务教育过一半的时候,辣条出现了,那时你几乎可以在上学的时间段看到一整条路上的小学鸡手上都拿着一片片辣条。辣条瘾上来的时候真的停不下来,可能是辣带来的奇妙威力。
辣条刚出来那时还没那么多独立包装的,大多一包里几十张辣条
辣条发展中首当其冲的,是卫龙。不能否认近几年卫龙超越其他辣条成为知名辣条品牌的成长速度,但大夏天里拿着辣条的小学生在太阳底下被辣得汗流满面的情景,真的让人无法忘怀。
卫龙是院办作为南方人的吃辣启蒙 甚至比辣椒酱还早
辣条甚至发展出唐僧肉的版本:
唐僧要是活着不知道会说点什么
这种野性的吃法似乎激发了零食商的灵感,于是沙爹鱼串、狗牙儿、香菰肥牛等以豆制品打着肉食招牌的零食也渐渐出现了。但香菰肥牛,即使是豆制品,也真的还蛮香蛮好吃的。
五毛钱一包的香菰肥牛涨到两块半 仍阻挡不住人们对它的热情
咪咪虾味条在院办成长地区出现得比较晚,五毛钱一包的咪咪现在还是爱吃的小零食。有一次院办不小心点到b站一个up主用咪咪虾条拌饭的视频,想象力一下没法拐弯的院办产生了阴影。
咪咪吃到最后只有很多碎碎也要全部倒进嘴里
果干果脯类的小零食在那时也不少。果丹皮在当时是可以媲美山楂片的酸味小零食,果丹皮出现后就没怎么吃过山楂片了。但后来出现了陈皮丹,果丹皮也不怎么爱吃了。喜新厌旧的人性缺点真是暴露无遗。
果丹皮在胃口不好的时候来两根还能开胃
在面临进口零食开始进入内地市场的危机时,那些廉价的小零食仍然主打他们的小学生人群定位不动摇。比如五毛钱一板的奶片,两毛钱一板的香芋奶糖和两毛钱一盒的绿豆糕。仍然在小学门口热销。
甜味十足塞牙缝里能马上蛀牙的香芋奶糖其实很奶很软
五毛钱一包的手指饼还吃不完,沾花饼干上面的马林糖一样的小花仍然让人惦记。AD钙奶却不爱喝了,健力宝也几乎被两乐挤出了市场,旺仔成了过年过节要吃的零食。
在人们的物欲生活慢慢丰富起来的时候,一些存在于成长深处的零食也渐渐澹出了市场。而一些改变思路致力创新的零食企业也正蓄势待发。
沾花饼干上的糖跟马林糖的味道很像
· 零食五花八门的鼎盛时期 ·
进口零食的冲击像新时代的经济发展般大力涌来。本土品牌也要自强不息。于是在零几年的时候,可比克成功勾搭上当时喝奶茶还没发胖的周杰伦。在那之后,可比克万年不变的包装袋总是红绿黄紫橙几个颜色搭配同样竖起大拇指的周杰伦,让这薯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院办的零食清单表上。
与“巨星加持”不同,在可比克之前那么热门的薯片还是朴素的珍珍和丽丽,包装上硕大的一颗土豆就是货架里最闪亮的那颗星。和珍珍丽丽同期竞争的还有上好佳,但后来随着呀!土豆、乐事、薯愿甚至连好丽友也加入了薯片的竞争大军,薯片市场不再纯洁如初,人们的选择困难症也应运而生。
呀!土豆爽脆的口感经常让我觉得牙齿要碎掉
薯愿也是蛮好吃的就是油太多了
相比之下,蛋黄派这一类小面包的出现朴素得就像是乡村爱情故事里的谢飞机,单纯而又不做作。但世事总是难以预测,单纯如谢飞机也投入了表情包的竞争大军,更别提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蛋黄派了。
院办觉得蛋黄派很油里面的蛋黄还十分固体 换句话说蛋黄派的馅儿就是个牙齿模具
于是小面包也开始在超市的货架上互相撕夺——好丽友推出了蛋黄派,达利园也推出了蛋黄派。后来好丽友出了好丽友·派,福马又推出了福马巧克力派。盼盼出了法式小面包,回头客出了欧式蛋糕。
但院办觉得经常缺货的蓝莓派最好吃
大家都彷佛赌气一样争先恐后地推出各自的小蛋糕,但这样竞争的好处就是,它们几乎成了院办早上赖床和晚上睡不着的充饥物。要是没有那些小面包小蛋糕各式饼干,在外卖行业还没发达的时候,院办究竟要靠多少个方便面才能活下来倒是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除了这些小蛋糕,饼干也是院办书桌抽屉必备的干粮。四洲的番茄梳打饼干几乎霸占了院办的整个初中时代,下课吃,放学吃,上课悄摸摸吃。到了后来,嘉顿、每日生机、美丹等五花八门的梳打饼都以各自的优势抢走了四洲独霸院办书桌的地位。
陪伴了院办整个初中时代的番茄梳打饼到现在仍是梳打饼榜第一
再再后来,潜意识里觉得梳打饼干吃了易上火而移情威化饼的院办,在品尝了各式威化饼包括甜掉牙的脆脆鲨和入口即化的EDO后,善于总结的院办发现,不管是哪一种饼干,吃的时候都容易掉渣。
1块钱脆脆鲨能买到跟4块5的士力架一样的甜掉牙
在“扭一扭泡一泡”和“好吃你就多吃点”等广告语的洗脑时期,大家也都开始寻找与众不同的口味和新的做法了。旺仔QQ糖不再独一无二,龟苓膏也有很多size的吃法了,就连棒棒糖也能舔90分钟了。
院办尝试吃过 那种感觉就好像你吃了十几片泡泡糖 咀嚼肌十分酸痛但又停不下来
经历了好几次零食变革的院办如今已经到了忆往昔的阶段了,但亲自品尝过榴莲牛奶的院办也在隐隐期盼未来会出现什么奇特的零食,同时难免担心起我的牙还能不能和我一起经历下一次的零食变革。但不论零食如何变迁,口味如何特别,最终它们都为同一类群体服务——那些爱吃零食不吃饭的人。
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五花八门的零食,在你的记忆里一定还有些似曾相识却记不得名字的零食,还会有一些好吃到想藏起来的零食。在评论里试着描述,万一有人仅凭你支离破碎的描述准确说出是哪一款零食,那么恭喜你——你不是一个人在掉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