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提醒器专利论文,以及到账 提醒器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近日,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法院披露一起论文代写纠纷案件。
济南市民小张是一家生物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了晋升职称需要在特定平台发表学术论文。忙于工作而疏于学术的小张思来想去,找到了一条写论文的“捷径”——找代写机构代写论文。
于是,2021年10月,小张与济南某文化公司签订《文章服务合同》一份 ,约定济南某文化公司依据小张的研究方向为小张撰写论文一篇,并 于 2022年5月30日前投稿于小张指定的期刊,文章知识产权归小张所有;服务费全包8万元整; 双方对文章的题目、查重率、字数等约定一致。
合同签订后,小张依约支付服务费8万元,但是代写机构迟迟未将论文交付小张 ,也未按约定发表至指定期刊。直到公司职称评比结束,小张也没有等来他期待的论文。一怒之下,小张一纸诉状将济南某文化公司诉至槐荫法院,要求其返还服务费8万元及利息。
槐荫法院经审理认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及第一百五十三条之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本案中双方签订的《文章服务合同》,系小张委托济南某文化公司代为撰写并发表评职论文,所委托内容违背公序良俗,因此,该协议无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之规定,济南某文化公司基于无效法律行为取得的服务费8万元,应当予以返还。
故对小张诉请的返还8万元服务费的主张,予以支持;但对小张主张的利息,因本案合同内容违背公序良俗,小张亦存在过错,其主张利息无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最终,槐荫法院依法判决:济 南某文化公司返还小张服务费8万元;驳回小张其他诉讼请求。判决作出后,双方均服判息诉,现该判决已生效。
多部门严厉打击
论文代写行为
小张的经历并不是个例。据新华网消息,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以“论文代写”为关键词检索,发现近3年来有20个相关案件的裁判文书。 对于代写合同,法院的判决多为“违背公序良俗,协议无效”。
此外,对于论文代写行为,多部门也明确表示要严厉打击!
2019年,科技部等20个部门联合发布《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明确规定“买卖、代写论文或项目申请书”被列入科研失信行为。
2021年以来,科技部、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对发现的涉嫌造假论文组织开展调查,有人被撤销职称聘任, 有人被暂缓职务晋升5年, 有人项目申报、立项、评奖等资格受限……
法官提醒
法官提醒,代写论文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扰乱国家科学技术管理正常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属于无效法律行为。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无效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代写论文还被教育部明确认定为“学术不端” 行为并进行严厉打击,对参与购买、代写学位论文的学生,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已获得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的,依法予以撤销。
记者 栾海明
来源: 齐鲁晚报
收到了款项到账短信
钱还能飞了?
嘿
还真的可以!
案例警示4月12日下午两点多
南通海安某企业负责采购的
张先生收到一“客户”发来的信息
称需要在香港办厂买一些设备
在短暂沟通后
“客户”便说要下单
并询问是否有香港银行账户
得到肯定回到后
对方就提供了付款后的流水单
经过财务查询也确实是
收到了款项到账的短信
后来对方就要求
将11.7万的“佣金”转给指定账户
只可惜骗子这次遇上的
财务人员王先生很机警:
没有确认产品细节、快速下单
私下里追着要佣金......
王先生感觉这个情况有点熟悉
好像在哪见过
细细一回想
和“财务人员防诈骗群”里面
民警发过的诈骗案例一模一样
原来,这是一起典型的支票诈骗,骗子以支票的形式汇款,财务人员也能查到,但此时这笔款项只是处于挂账状态,并没有最终入账,骗子可以用各种借口比如签名不符,金额不对等等来撤回款项。
随即王先生来到
海安市公安局曲塘派出所
让民警提醒广大财务人员
要注意此类骗局
02
支票支付诈骗全流程
在香港,支票当天存入对方银行账户后,收款方会收到该笔入账的转账短信通知,并在网银账户上显示有收到该笔转款。
注意:这笔转款只是以“数字形式显示在账户上”,并不是实际到账!!!因为香港银行在收取支票后,会有24小时的核对入账时间。转款人可能在到账时间到期前,撤销此笔转款。
一、询盘
一般骗子会伪装成买家先行在各大平台、网站、聊天软件……上面进行产品询盘,并要求卖家给到报价单后再下订单,在一系列沟通与操作后,骗取卖家的初步信任。
二、沟通港币账户交易
因为支票支付骗局需要在香港本地账户才能完成,所以一般他们会要求卖家有香港本地账户【埋下伏笔】。
骗子非常了解大陆人不了解香港支票系统运作方式,且非常多做本港交易的客人一定都了解,有很多香港本地客人喜欢支票交易方式,所以一般的客户都不会对此提出异议。
三、要求支票交易并返佣
骗子确认有港币账户后,会说:因为这个客户是他的一个朋友之类的,该笔订单完成后,需要给他一些返佣。这一点要求合情合理,大部分的客人也就不会拒绝。
四、开取支票入账
客人提供账号信息,骗子下订单,此时骗子装模作样地开取支票,并让你支账。
五、支票入账后督促返佣金
支票入账后,客人收到转账提醒,网银也有“显示这笔款在账户里”,这时骗子就会利用业务员着急成单的心情,督促“立即返佣”,骗子的真面目才显露出一点点。
六、撤销转账
无论是你返佣与否,你会发现第二天,该笔转款直接从你的账户上凭空消失了。究其原因:居然是骗子在入账时间到期前利用签名不符、金额不对等借口撤销转账。
03
支票诈骗应该如何预防
NO.1
核对账户可用结余
无论是本行支票存入还是他行支票存入,这两种都是通过支票存入。如果客户选择支票汇款方式,您需要先了解相关银行的支票入账规则,若24小时后才能由转账金额变为到账金,那在此之前您不要去管短信到账提醒,和账户到账提醒,一定要以:银行【可用结余、可用余额……】为准。
NO.2
尽量选择网上转账方式
能选择网上转款,FPS转款的,尽量选择这些即时到账的转账方式。
NO.3
督促返佣有猫腻
在入完支票后,要求立即返佣的都要警觉。财务一定要非常清楚:公司的钱是不能随随便便转出去的。任何交易让你付钱出去的,特别是之前未交易过的账户,一定要警醒,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好背景调查。
小苏提醒支票的收取有很多“学问”
稍有不慎
就会陷入骗子的圈套
港币支票转账
需要二次确认才能真正到账
实际操作可以撤销转账
请卖方务必留心
来源:南通网警
中国日报5月13日电(记者 张之豪)5月11日,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发布《关于在科技奖励推荐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诚信提醒》,倡导在科技奖励申报过程中的诚实守信行为。这也是自2018年以来,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第五次以"提醒"的方式倡导诚实守信行为。
诚信是科学精神的必然要求。恪守科研诚信是从事科技工作的基本准则。针对当前科技奖励推荐、申报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今年给出7条提醒:提醒推荐单位及推荐人对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反对任何弄虚作假行为;提醒推荐人充分征求所有完成人意见,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形成排名顺序;提醒推荐单位切实履行审核把关职责;提醒多机构合作的研究成果共同协商申报材料;提醒申报人提供原始的伦理审查结果,反对为申报奖项而临时补做伦理审查;提醒推荐单位及推荐人切勿夸大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示范效果和经济效益;提醒提高自律意识,不主动打听、私下联系评审专家,影响干预评审过程。
实际上,自2018年以来,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已经以"提醒"的方式连续5年倡导诚实守信行为,内容涉及署名问题、生物伦理、原始记录、在媒体上发布学术成果等,基本上涵盖了科研活动的全过程,以帮助科研人员练好"自律"内功,涵养良好的科研学风。这些提醒内容,有的源自科学共同体的相关规范,有的来自学术界的基本共识,有的来自学术传统或惯例,并进行了重新阐释和再次强调。
在2018年首次发布的提醒中,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总结了学术论文署名中的常见问题和错误,并提醒每位科研工作者"珍惜学术荣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将科研诚信贯穿于学术生涯始终"。10条提醒包括:论文署名不完整或者夹带署名,反对进行荣誉性、馈赠性和利益交换性署名;按照学术发表惯例和贡献程度共同确定署名顺序;避免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数量过多,在同行中产生歧义;不得冒用作者署名;应提供利益冲突的公开声明;应充分使用致谢表现所有人的贡献;作者机构的署名应为论文主要完成机构,反对因作者所属机构变化导致的不正确署名;作者应使用其所属单位的联系方式,不建议使用公众邮箱;不应遗漏重要文献引用;论文发表后如有不当,作者应主动声明或撤稿。
针对发生在2018年底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2019年的提醒聚焦生物医学领域中科研伦理问题,提醒科研工作者和相关研究机构遵纪守法,牢记《赫尔辛基宣言》等国际生物医学伦理的基本准则,恪守科研伦理这一基本社会责任,对各类信息和数据严格保密,并在发布成果时严谨客观。另外,从事生物医学研究的院属各单位应设立伦理委员会,吸纳其他领域专家和外部专家参加伦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要切实履行伦理审查职责,在相关研究项目实施前进行伦理审查,未经同意不得违规自行开展研究。
2020年的提醒总结了科研原始记录这一环节的常见问题或错误,并给出指导规范。常见错误包括:未提供统一编号的原始记录介质、将人为处理后的记录作为原始记录保存、以补记的方式生成"原始"记录、人为取舍实验数据生成"原始"记录、随意更正原始记录、未备份重要原始数据等。提醒针对每项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如配发统一、连续编号的原始记录介质,并逐一收回;在数据产生的第一时间进行记录,确保原始记录不因记录延迟而导致丢失细节、形成误差;完整记录科学实验的所有数据,包括成功与失败、正常与异常;及时核查、标定仪器设备的精度和相关参数,确保生成的数据准确可靠;等等。
2021年,针对科研成果宣传中的浮躁现象,中科院科研道德委员会给出7条提醒。包括:中科院各研究机构应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召开"新闻发布会",倡导专注内敛、实事求是的学术风气;不随意使用"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等词语;对学术成果的适用条件作出必要说明,避免公众误解;全面披露学术成果的利益相关方;对发布的学术成果严格把关,确保新闻稿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反对为谋取个人或单位利益抢先发布学术成果;及时回应公众重大关切和质疑、纠正失实报道。
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科研诚信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持之以恒的决心,又需要行之以稳的坚持,更需要落之以细的举措。诚信提醒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是实现诚信教育和预防惩戒的有力抓手。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五年来以陆续发布科研诚信提醒的方式,突出重点、层层深入地不断筑牢科研诚信的基石,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通过诚信提醒,可以使科研人员牢记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初心,明确身为国家人做国家事担国家责的使命,赓续唯真求实协力创新的厚重院风,从而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来源:chinadaily.com.cn